>> 滚动新闻
公告栏
    公告内容如下:平顶山同山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主要从事技能培训及劳务派遣服务,并持有国家规定的相应资质证书。公司与平煤神马建工集团建井一处...
联系我们
地址: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曙光街30号
电话:0375-2727642
邮箱:pmjjyc@163.com
网址:http://www.pmjjyc.com/
开拓杂志--粮 票
粮 票

粮      票


◎安安


粮票,作为中国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早已被人们忘到了九霄云外。在九零后的年轻人听来更是天方夜谭,可对于父亲,却始终有着挥之不去的记忆、刻骨铭心的伤痛。

父亲一生清苦,三代单传的爷爷撒手人寰时,父亲才11个月大。那年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物资极度溃乏。为了拉扯6个孩子,奶奶和自己的婆婆一样,都熬了半个多世纪的寡。在那苦难的日子里,两人女人白天在庄稼地里劳作,夜晚在煤油灯下纺花织布,供一家人吃穿。遇到灾荒年份,家里的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她们就拉着孩子们依靠卖红薯和要饭度日,实在没办法了,就在别人家做奶娘换些钱粮贴补家用。

所以,确切的说父亲是跟着大他二十多岁的伯父伯母长大的。尽管伯父伯母也一直把年幼的父亲视为己出,但他们毕竟也有五六个孩子。孩子们因饥饿而晕倒或走不成路的现象时有发生。一次,父亲在放学的路上再次饿晕,醒来已经是繁星满天,由于担心哥嫂牵挂,他硬是一点一点爬着回的家。所以“饥饿”,是苦难中泡大的父亲对童年唯一的记忆,同时也在他幼小的心灵扎下了根,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阴影。

就大伯父下葬的那天,一生都是硬汉的父亲却一身重孝泣不成声地哭道:“是大哥将只有11个月大的我喂养长大,是大哥在那个饿死人的年代给了我一个活命儿,是大哥给了我全部的父爱!大嫂是我一生的嫂娘,大哥对我恩重如山!”

于是,到煤矿参加工作后,父亲特别珍惜来自不易的幸福生活,懂得知足和感恩,也异常的俭朴。特别是我和弟弟出生后,父亲更是节衣缩食。据父亲说,从小就过怕了缺衣少食的日子,老担心哪天还会闹年紧儿。因为那时在城里工作的人家家户户都有一个粮本,无论购买什么东西都得凭借粮票。父亲城里人的身份自然被村里人尊称为吃商品粮的,他显然对这个称呼相当受用。于是,从参加工作开始,他每天都要从自己微薄的生活费中扣下二两粮票存起来备饥慌, 

为了积攒粮票,父亲可没少吃苦遭罪。父亲说,刚参加工作时他才16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再加上每天都是繁重的体力活,肚子里又没有挂一星点油水,所以,每天一下班饿得都像狼掏的一样。尽管这样,为了贴补家用,不致于一家人再受他儿时的罪,每天在微薄的生活费中扣下二两粮票的事,雷打不动地坚持下来。一直到1988年,23年间他竟里陆陆续续积攒下750斤全国粮票。

为此,他从来没有给自己添过一件新衣服,从来也没有到饭店里萧洒过一次。他说,在那23年里他从来没有真正吃过一顿饱饭。

母亲说,在我们户口还没转到城市的二十多年里,一家人没有过一次团圆年。每次逢年过节,人家都往家里跑,父亲却主动请求加班。对此,父亲的解释是,节假日矿上的人手少,关键时刻咱得顶上,再说了,咱不是缺粮票和钱嘛!人家国家也不亏咱,还给咱开双倍工资不是?就这样,父亲在36年的矿工生涯中,节假日加班几乎全让他包圆了。

可让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就是靠这样省吃俭用耗费了父亲几十年心血与生命积攒下的粮票,却一朝成了窃贼的盘中餐。1989年夏,老家盖新房,父亲终于决定拿出积攒多年的粮票补贴家用,临行前父亲还特意把粮票里三层外三层裹了个严严实实。没想到在火车站为年幼的弟弟掏钱买根冰棍儿的空档儿,还是被窃贼偷了个精光儿。粮票丢失后父亲两天两夜不吃不喝,一会儿哭,一会儿自言自语:“这可是我的半条命呀,为了积攒这点粮票,23年,我从来没有吃过一天饱饭呀!”

    父亲退休的这些年,眼瞅着自己的工资年年涨,国家的政策与形势一片大好,也就渐渐淡忘了对饥饿的恐惧和对国家政策的担忧,看着一天天老去,却红光满面、怡然自乐的父亲,我的内心也多了几分平静与祥和。但愿他苦涩的记忆一去不返。但愿他对饥饿的恐惧永不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