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滚动新闻
公告栏
    公告内容如下:平顶山同山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主要从事技能培训及劳务派遣服务,并持有国家规定的相应资质证书。公司与平煤神马建工集团建井一处...
联系我们
地址: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曙光街30号
电话:0375-2727642
邮箱:pmjjyc@163.com
网址:http://www.pmjjyc.com/
开拓杂志--知足感恩,爱岗敬业
知足感恩,爱岗敬业

知足感恩,爱岗敬业

 

◎李桂霞

 

一份职业,一个工作岗位,是一个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障。只有爱岗敬业的人,才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不断钻研学习,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才会为社会、为企业作出贡献。也只有爱岗敬业的人,才有可能成为企业的栋梁之材

修理班包金超原是东海汽车大修厂的一名临时工,车队队长张敬勇去修车时,看到他工作认真负责,便很留意他。只要一到修理厂,便观察他,通过长时间的观察,发现他修车技术全面且很优秀,车队很需要他这种人才,张敬勇队长便问他愿意去车队不,如果愿意,便向工程处打报告,招他为农民工,干的好可以转招,只要努力工作,前景一片光明。包金超于是便来到了建井一处车队。

包金超来到车队修理班,他感谢张队长知遇之恩,每天都是第一个到修理,最后一个离开修理班他工作尽心尽力,爱岗敬业,只要有车开来,他总是上前询问,哪出毛病了,再上车检查。他出色的工作业绩得到了领导和司机的广泛的认同,队领导提拔他为修理班班长,负责车辆维修保养和修理班管理工作。车队有19辆通勤车,10多辆货车,再加工区车辆,维修任务可想而知。往年外部修理费高居不下,自从包金超来了之后,加大自修能力,外部修理费得到明显控制。为了保证正常通勤,他不知牺牲了多少休息时间,每天上工作都在10小时以上。无论值班还是轮班休息,他都随叫随到,抢时维修,加班加点,尽最大努力保证所有车辆的正常运行。在维修场区,你可以看到他常常忙上忙下地为汽车进行轮胎、底盘等修理工作,工作起来全然不顾自己的形象,正是因为满身油污的他,汽车队的车辆安全工作才会做得有声有色。他不辞辛苦、任劳任怨的工作作风,受到了工区职工的好评。

刚任班长他就大刀阔斧地开辟新的工作方法,结合“白国周班组安全管理法”,总结出“一带头、二认真、三检查、四坚持”的岗位职责,即:一带头:在基层领导的直接领导下,带头组织、指挥本班的各项生产、工作任务,对本班负全责,完成当班生产任务;二认真:认真开好班前会、认真落实当班任务;三检查:开工前先检查工作环节是否有隐患,班中检查生产进展、工程质量、组员的思想等情况,班后检查是否有遗留隐患;四坚持:坚持“安全第一”的生产原则,坚持按标准化作业,坚持服从安排、协调组织生产,坚持把好安全生产关口。日常工作中他和班中兄弟打成一片,对他们的情况了如指掌,为家庭负担较紧张的同志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班里哪些同志生病他都会去看望,不拉下一件小事,真正的把同志当亲兄弟看待。闲暇之余开展了一些活动,深入贯彻白国周班组管理法在日常工作中所取得的经验,把枯燥的工作融入爱,使同志们像回到家的感觉,工作起来毫无怨言。通过这一系列的努力,提升了班组成员的整体安全意识,增加了他们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实现了汽车修理班安全维修任务。

作为一名班长,要有过硬业务知识和修理技能,才能服众。虽然他只有高中学历,但他用业余时间刻苦学习钻研业务知识。并购买有关书籍自学车辆维修技术,多角度、多层面研究分析车辆结构,反复揣摩配件工作原理,并把掌握的知识技能应用到车辆维中,和班组成员积极探索大胆对常用工具进行改造,并总结出许多快捷的维修方法,使车辆维修“事半功倍”, 在车辆的日常维护中,添加润滑油是一个很大的难点。有的车油嘴位置隐蔽、空间小,现有的黄油枪根本派不上用场,每次注油都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并造成油脂浪费。针对这种状况,他带领修理班的弟兄在队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下,反复研究琢磨,仅用一根价值数十元的液压油管多点焊接,制作出可任意弯曲和活动的“万用枪头”,一次性解决了注油难的提高了车辆修复率,为车队节能降耗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有些车辆经常出现电气方面的故障,为了解决这类问题,他又掏钱购置了相关书籍,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研究。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自行掌握微电子方面的知识。他常告诉修理班的弟兄们,要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在他的影响下,修理班学习氛围空前高涨。为提高团队的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他便把修理书籍从家搬到了车队,以供大家查阅。

有次工区值班车出现故障,由于此车是电脑板控制,面对维修史上的“第一次”,大家都有点手足无措,不仅队领导非常着急,工区领导也多次催问。如不能及时处理,将延误工期,怎么办?在这火烧眉毛的关键时刻他决定接过重任,修理过程中遇到不少疑难杂症,通过查阅资料更换正时器,毛病没有排除,又咨询厂家,更换四配套,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为不影响用车,反馈到厂家,厂家说也许是电脑板出现故障,让厂家派人来检查,经排查电脑控制出现故障。仅用一天就完成了任务。包金超带领整个班组朝冲锋在前、奋勇争先、攻坚克难、连续作战、难题共解、团结一致顽强拼搏的奉献精神不断前进。包金超同志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出色的完成了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在修理工作中的表现是众人称道的,鉴于努力的工作,包金超已被工程处转为正式职工。

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信念,是一种情怀,同时也是人生的一种使命。 爱岗敬业是一种精神。任何人都有追求荣誉的天性,都希望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价值。而要把这种理想变成现实,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在自己平凡岗位上的爱岗敬业 爱岗敬业也是一种态度。不要问企业为我们做了什么?而要问我们为自己的企业做了什么?一个企业的发展和兴衰,靠的是每一位员工高度的执行力、忠诚度和真

诚的感恩情怀。 让我们每个人都满怀感恩之心,做出应有的贡献!

(车队)

                    

妈妈,让我再爱你一次

郝红星

     前几天,因为过母亲节,朋友圈里都被刷屏了。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在网上表达爱意,或抒情或浪漫或简简单单的一句“妈妈,您辛苦了”,事实是,网上孝子多,可惜你妈不上网。在我们这一代人往上,表达爱意都拐弯抹角,不会直接说“爱”,他们把爱埋在心里,越深越好,最好默不作声。而作为那代人的后代,我们自然传承了这项传统,都是羞于当面说爱的。
    妈妈,一直是我最亲近的人,“我爱妈妈”!可是这句话我说不出口!三十一年的生活模式很难去打破,我羞于表达,妈妈估计也会不好意思!所以真的说不出口!母亲节那天,我给妈妈录了一段小视频,借孩子之口说出来,我期望我的孩子能理解明白我的心愿,代我向她的外婆,我的妈妈,说出“姥姥,我和妈妈都爱你”!妈妈收到这段视频时哽咽了,她说这是她收到的最好的母亲节礼物!
    妈妈今年63岁,年轻的时候吃了不少苦。那个年代食不果腹缺衣少食,母亲仍然出落的美丽大方,是十里八乡有名的漂亮姑娘!由于家里实在太穷,迫不得已学了唱戏维持生计。那个时代,“戏子”是下九流的野路子,她个性要强,事事不甘人后,为了“戏子”的身份,私下里偷偷掉了不少泪。
    妈妈的婚事是姥姥姥爷一手包办的。我姥爷在一次赶集中无意结识了我爷爷,两个老头子就在喧闹的集市上给孩子们定了亲。爷爷经营着一家小小的油坊,乡下人吃油省,爷爷也挣不到几个钱。母亲嫁过来后就接手了家里全部的家务。可惜她的家务能力并不强,未出嫁前的时间都用来学戏唱戏了,为此爷爷奶奶不少“埋汰”她。好在我父亲一直默默地爱她支持她。无数个难捱的日子就这么一点点的走了过来。
    随着几个孩子的陆续降生,家里的日子更难过了。因为妈妈生的都是女孩子,爷爷把油坊给了叔叔家。印象中,我的父母并没有抱怨,反而更加努力的干活养活我们几个。父亲一般农忙的时候在家,闲了就外出打工。那时候,最怕的就是学校催学费,往往一学期结束了,我的学费还没着落。妈妈常常对我说“别怕,有我呢”。她去帮人家做衣服,种树,收庄稼,以此换来我的学费和生活费。五块、一块、五毛、一毛,我的求学之路就是捧着这样沉甸甸的“块儿八角”一路走来。
    那时候,觉得母亲就是天底下最好最美的妈妈。
    在我准备上高中的时候,母亲决定跟父亲一起外出打工。两个姐姐已经出嫁,母亲觉得我该独立了,她苦了那么多年,该为自己活了。就是这个决定,让我和父母分开十三年之久未曾蒙面。
    这十三年里,我从对妈妈最初的彻骨思念,慢慢的变为平淡。我甚至想不通妈妈为什么狠心抛弃我,觉得我是一个多余的人。最开始的时候没有固定电话,妈妈打工的地方也经常换来换去,想找也找不到她。后来,我自己也有了手机,可是我已经没有了要联系她的欲望。是啊,拿起电话,不知道说什么好,时间太久,无话可聊啊!
    大学毕业后,我毅然决然的来到了平顶山,放弃了妈妈看好的教师职业,为此她联合亲戚朋友跟我大闹一场。我的婚礼她也没回来参加,也不允许父亲回来参加。那时的我年轻气盛,这十三年来一直觉得妈妈对我漠不关心,根本没资格指责自己。我一意孤行走进围城,我们大吵一架,母女间的感情渐行渐远。
    事实证明,不被祝福的婚姻不会幸福很久。婚前,婆婆经常说“我这一辈子也没个闺女,你在我跟前就跟亲闺女一样。”我一度以为,在婆婆这里找到了丢失的母爱,我是幸福的。时间真是个好东西啊,见证了人心。它让深的东西越来越深,让浅的东西越来越浅。我们总是通过它来见证感情,也通过它来遗忘感情。
    婆婆不是娘,篱笆不是墙。
    “养儿方知父母恩”,生孩子那会儿,妈妈从姐姐那里听说没人照顾我,她二话不说辞了工作,大包小包的从广州来我家。十四年了,我们见面了,没有想象中的抱头痛哭,也没有想象中的激动忐忑,我说了一句“终于回来了?”,她看着我:“你现在这么胖”。我们俩都掉泪了。
    我一直以为这辈子都不会原谅妈妈,却不知道自己骨子里这么爱她。我长大了,妈妈却老了。我并不是坏人,却一次又一次的甩开妈妈伸向我的手。我仗着父母对我的爱,一次又一次肆无忌惮伤害她。看着她小心翼翼抱着我的孩子,我心里已经泪雨滂沱,二十八年前的秋天,她也是这样小心翼翼的抱起我。先生喜滋滋的说:“妈,你看我这闺女长多好看”。妈妈脱口而出:“多好看,还没有红星小时候好看”。瞬间泪奔!
    外公去世的时候,妈妈又从广州急匆匆的赶回来。这时候我的孩子已经会追着她叫“姥姥,姥姥”了。妈妈的心融化了。她跟父亲商量着回老家来种几分地得了,她已经没了父母,想留在孩子们身边。父亲却不赞同,他认为他俩还算年轻,趁这几年多攒点钱,将来老了我们也减轻负担。这就是父母的爱,“润物细无声”,总是潜移默化的融化我们自以为坚固的心!
    算起来,又快有两年没见过母亲了。我的孩子在一天天的长大,想到母亲在一天天的老去,心里莫名的悸动。生命的轮回,无法阻挡,唯求时光慢点走,给白发人多留点青春的回忆,给黑发人多点陪伴的机会!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走,人生只有归途。
    前一段时间,想到今年闰月,便给父母一人买双鞋子邮过去。妈妈一直喜欢高跟鞋,我就帮她选了双漂亮舒适的鞋子。几天后,妈妈在电话里小心翼翼的告诉我:“穿不得高跟鞋了,老了,一走路光腿疼。”突然意识到小时候我心里那个爱美的女超人老了。而我,却还没有强大到可以为她撑起整个天空。
    “昨日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不如你”
      “少壮轻岁月,迟暮惜光阴。”人到中年才能深切地体会到人生的意义、责任和问题,反省到人生的究竟,所以哀乐之感如此深沉。
      爱,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
      余生不多且行且珍惜。
      妈妈,让女儿再好好爱你一次吧!

(物业中心)

 

 

常存感恩之心

◎王晓

人的心态和品德就像是一面镜子,你赋予它微笑,它回馈你以温暖;它更像是一面画板,你为它增添暖色,它给予你整片春天。

因此,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于当代人的思想品德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在生活中,要以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生命中的每一个人;在工作中,要以饱满的状态去积极完成每一份任务。所以,不管是在生活中或是工作中,都应以感恩之心去回赠生命中的一切。

《诗经》中有“设桃报李”之说;文人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之句;百姓有“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之语;世间有永怀感恩之心的“结草衔环”的感人故事。感恩是一种品格,一种情怀,也是一种思想境界,这便是人心。同样,世间有三百六十行,哪怕不是云端之巅的耀眼,只是最为平凡的工作,也能奋斗出职业中的状元。我们拥有这样的品格,全身心的投入到我们热爱的岗位上为我们的职业发光发热,这便是我们的敬业心。

常怀感恩之心,常行报恩之举。对于生活,要感谢生活,感谢它教会了我们在生活中对别人、对环境少一份挑剔,多一份欣赏;少一份刻板,多一份笑容;少一份急躁,多一份从容。才使我们一步一步成熟、成长。对于工作,要感谢工作对我们的磨练,才能让我们更加的睿智。当有工作时,应扎扎实实的做好本职工作,应该不讲任何理由尽职尽责努力完成,而不是讨价还价能推就推;当在工作中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应该自我激励攻坚克难,而不是等待观望半途而废;当自己觉得自己的能力已经非常好却没有达到上级的期望值时,应该自我反省加倍努力,而不是牢骚满腹怨天尤人。正是这种对于事业的热爱与奉献、感恩与给予,才能把我们打磨的更加坚韧。因此,让我们善待身边的每一件点滴小事,善待周身的每一个人,对生活充满知足与感恩,正是这种懂得感恩的思想心态会点燃我们生活道路上前进的灯塔,为我们照亮前行的道路。

常怀感恩,才能体会生活的美好;常怀宽容,才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知足,才不会无谓的争名夺利。有所追求,才能获得不竭的动力。

心存感恩,在工作中体现出的价值,使我体会到了责任和担当。以前的我们常常抱怨自己的酬劳太低;常常抱怨没有能够发挥自己潜能的舞台,而让青春白白的流逝;抱怨自己付出的多,得到的少;抱怨工作强度大,工作乏味,问题多,机遇少,整天怨天尤人,闷闷不乐。其实,在工作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失意的挫折、困难和伤感,但这不能一味的作为自己的借口,当别人获得成功的时候,我们又怎么能说是上帝的偏爱呢?我们都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别人拥有着一颗感恩的心而已,是这份感恩的心带给他们乐观,带给他们成功,带给他们能够克服一切困难的坚强。心存感恩,在生活中表现出的价值,使我体会到了尊重和真诚;是人与人之间坦诚相待的舒适,是彼此有难时不留余地的相助。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去帮助我们有能力帮助的人吧,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你都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一个懂得施恩,并心怀感恩的人,他会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会得到别人的尊重,会有一个非常好的生活氛围,会更容易成功。良好的人际关系不是靠自己能言善辩、巧言令色得来的,而是靠真诚待人、诚心助人得来的。当自己有困难时,面对他人的“友善之手”要谨记“给予点滴,回报汪洋”;当他人有难时不忘“雪中送炭”施恩相助。

便是这样懂得感恩亲人、朋友,懂得感恩同事、领导,懂得感恩工作、生活,懂得感恩身边的一切,才能使我们在工作上,在生活上得到关心、帮助、支持、鼓励、包容;更使我们克服了许许多多的困难与挫折,才能激发对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生活的热情和向往;是这份心态让我们学会与人相处,学会用宽厚的心包容所有的人和事。让我们心怀感恩去感谢生活,教会了我们更深层次的热爱;更感谢我们的工作,让我们能够更加的成熟睿智。

(物业中心)

心存善念,胸怀感恩,情系你我,不忘初心

                                     ◎武彦红

落叶在空中飞舞,谱写着一曲感恩的乐章,那是大树对滋养它的大地的感恩;白云在蔚蓝的天空中飘荡,描绘着一幅幅感人的画面,那是白云对哺育它的蓝天的感恩。因为感恩才会有这个多彩的世界,因为感恩才会有努力工作的热情,因为感恩才让我们懂得了生命的真谛。  记得一位名人曾经说过:“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他也笑,你哭他也哭。”你感恩生活,生活将给予你灿烂的阳光;你不感恩,只知一味地怨天尤人,最终可能一无所有!  

作为建井一处服务二队的普通职工,通过公司开展以“感恩、善念、包容、快乐”为主题的企业教育活动,使我进一步认识到: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态度,是一种信念,是一种情怀,同时也是人生的一种使命。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才能成就他生命和事业的高度。

常言道“态度决定一切”。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世界不会因谁而改变,需要改变的是我们面对世界的态度。工作是谋生的基础,但不单纯是谋生手段,更是我们个人生命价值的体现,而企业给了我们体现自我价值的平台。我们应怀着感恩的心去面对我们的企业,在工作中尽心尽力、积极进取,在带给企业利益和效益的同时也可以提升个人的能力和充分体现人生价值。当你感受到个人的荣辱和企业的发展融为一体,对企业的感恩成为一种习惯,对企业的忠诚成为一种责任的时候,工作将充满激情、充满乐趣,人生价值可得到充分体现。

对于我们来说,感恩首先意味着与企业同舟共济。如果建井一处是一条船,那么我们一双手就是一支浆,只有我们共同伸出双手,让千千万万支浆一起使劲,我们的航船才能劈波斩浪,勇往直前。建井一处是我们幸福生存的家园,我们每个人在为建井一处奉献着青春和智慧的同时,建井一处也在为我们提供自我发展的空间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我们增长着阅历,丰富着自我,实现着人生的价值;在这个平台上,我们用激情点燃着理想,用薪酬支配着生活。因此,我们应该感谢建井一处,感谢建井一处培养我们,感谢建井一处让我们成长,感谢建井一处给予我们一片展示自我的天地,用感恩之情转化为忠诚建井一处的具体行动。

那么作为建井一处服务二队职工的我应该如何工作,感恩企业呢?

那就是要热爱工作。常言道:干一行爱一行。我们只有热爱自己的工作,积极主动地承担起工作责任,才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俗的成绩来。

我们只须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履行自己岗位职责,把工作做好即可。而实现这一目标很简单,那就是用心去做,爱岗敬业,善待工作用感恩的心去善待工友,怀着感恩的心去服务职工,做感恩的事来回馈企业,只有这样用心去做好每一件事,我们工作和生活才会很愉快,而工作愉快了,就会更有工作动力,从而进入良性循环。

我们还要饮水思源,不能忘记,没有企业的发展,哪有小家的幸福,没有企业的辉煌,哪有事业的成就。企业与我们紧密相连,我们汇聚与此,不能仅限于把它当作谋生的手段,而更多的是以感恩的态度去面对它。服从领导,听从指挥,用感恩的心去消除与上级的对立关系,刻尽职守,无私奉献,用感恩的心去化解工作中的消极怠工,麻痹大意。顾大舍小,弃利取义,用感恩的心把企业的利益放在最前线。  这样才更能体会出自身的价值。

愿我们都以一颗感恩的心,为建井一处又好又快发展发一份光、散一份热,干好本份工作,助力建井一处腾飞。

                                           (物业中心)

企业是我家

闫彩如

时间飞逝,日月如梭。生活的考验,工作的磨练,让我少了那份天真、少了许多的莽撞,但却多了成熟、慎重,更多了一份责任心,让我更懂得珍惜工作、珍惜生活、珍惜这份我非常喜欢的岗位 

回想自己在企业二十几年的工作经历、成长过程,有许多的感想,有许多的感谢,也有许多的思考,但最终总结为“用感恩的心工作,做企业放心的员工,有付出终会有回报”。

俗话说“好水酿好酒,好土塑好壶,好的环境造就好的人才”,企业与自我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认识自我,认识企业,是我们工作最基本的起点。自己有什么能力,能做什么事,为企业我能做出多大的贡献,而企业的发展能否让我们值得为之付出,这是个人职业生涯最基本的判断。当我从毕业走向工作岗位,从实践经验一点没有、工作技能基本不会到现在的过程是漫长而渐变的,我对自己的改变认识的不是那么的清楚,与最初的对比也没有什么强烈的反差,可我曾总是想要求企业为我做那么多的事,也是那么的急切,也总有那么多的不满足。在现在自己反思时,才发觉企业为我做了那么多,终于认识到认清自己、努力工作、时刻准备、学会等待是我个人在企业发展和自我成长中最和谐的选择。

雷锋日记中的有这样一段话:“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最小的一颗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你生活的岗位?”这段话告诉我们,无论在什么样的岗位,无论做着什么样的工作,你是否尽责任地付出了,你是否做到了你应该做的那一点努力、那一份贡献。这首先问你付出了吗?但我们许多人总会有这样的担心:我的付出能否得到应有的回报;我的敬业是否能换来领导的重视;我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件工作,领导他都看见了吗?这是因为站在先想到回报的前提下来工作的,而我们本身应该怀有把工作当使命,以主人翁的责任心参与企业的每一步成长,让自己时刻与企业心灵相通、命运相连,用主人翁的精神,把企业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做,与企业的目标保持一致,善于学习,不断提高自己,证明自己。事实上,在我们的社会、我们的企业每一位能干人的成长史都证明有付出终有回报。

做每一件事、每一份工作都不可能尽善尽美,但每一份工作中都会收获许多宝贵的经验和资源,这每一份经验和资源的背后,哪会没有别人的帮助,企业的支持,社会的关怀。当我们为一个陌生人点滴的帮助而感激不尽时,我们为提供我们工作的企业,为工作中给予帮助的同事、领导是否更应该怀有一种感恩的心呢?曾经看到过这样的一段话“学会感恩,不仅仅是一种道德,它还是一种动力,能推动整个工作环境的改善,而受益的是这个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当我们清楚的意识到无任何权力要求别人为你做什么的时候,就会对周围点滴的关怀和企业给予我们的任何机会怀抱强烈的感恩之情,就会竭力想回报企业,回报这个美好的社会,我们的工作就会更愉快,就会得到更多的帮助和更多的机会,而那些牢骚满腹、浪费时间去分析企业的不公和指责别人不足的人,只会被社会无情地淘汰。请相信“感激能带来更多感激的事情”,我们的企业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机会都是均等的,心怀感恩,学习成功者,改变自己。

机遇总是在你不经意时到来,也会在你不经意中溜走。我们要做让企业放心的员工,就是要苦练内功,改变自己的思想意识,在日常工作中改变自己的工作习惯,完善自己的本领,发扬打拼精神去为企业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愿我们每一位同事用感恩的心去工作,做一名让企业放心的员工,为企业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实现自己梦想的人生价值。

(放炮队)

李培然

由于化工产业区的入驻,龚店老家被拆除了。得知此消息后心头不由为之一震,一种莫名的悲伤突袭而来。

家乡的老宅里曾留着我出生的第一声啼哭;院里的小菜园盛满了母亲绿绿的爱意;门前的老槐树也曾给我儿时带来无穷无尽的乐趣又把最美好的果实馈赠于人;田间地头里承载着我劳动后的喜悦;老屋保存着一家人的温暖回忆,这一切的一切让人倍加怀念的同时又萌生出无尽的感恩。

记得孩童时每当门前的槐花开满枝头如雪团一般,整个院子也都弥漫着沁人心脾的香,这时候找来长木棍和镰刀,把镰刀用结实的的绳子捆在棍头上,看中了哪一片的槐花结的最稠密、最喜人,用镰刀使劲一钩,一嘟噜的洋槐花便落了下来。这时候找来大箩筐把捋下来的槐花放进去或蒸或炒都是难得的美味。

到了饭点大人们都端着碗蹲在家门口的墙跟处边品尝着槐花的美味边和邻居拉着家常,我们小孩子也凑热闹蹲在一旁听他们聊天。当大人们聊到尽兴时便哈哈大笑,我们小孩子也会附和着发出咯咯的笑声,虽然有时并不完全明白他们为何发笑,但内心确是一样的被快乐充盈。

一场大雨过后,院子里的空气也会格外的新鲜,母亲种植的一些小桃红似牛乳洗过一般娇艳欲滴,夹杂着泥土的清香让人感到一丝惬意、欢快。菜园里的菜亦不负众望,长势喜人。皮薄肉嫩的辣椒、婀娜多姿的豆角、还有淡淡清香的芫荽、一茬一茬的韭菜……都丰韵十足,喜滋滋的随风摇摆欢舞,追索着生命的自然情态。

我和小伙伴们便用泥巴在院子门口比赛摔响炮,不论小子、丫头玩起泥巴来都一样带劲。手上沾满泥巴不说,衣服上脸上也会溅上泥巴点,被大人看到后自然免不了一顿训斥,当时却是满脸的不在乎只顾期待大人走后再重新开始。

到了麦收时节,燥热的风一过,金黄色的麦田里一片又一片粗壮的秸杆上挑着蓬乍乍的穗头,是那样的深沉,像一串串金色的珠子。等到收割机到了,一阵机器的突突声过后麦棵子被齐刷刷斩断撂在两旁。收割完打出的麦子都摊在事先整理出来的空地上晾晒。摊开后拿耙子把麦子铺均匀,时不时还要防备麻雀来捣乱。只要是风和日丽的好天晒上四五天就差不多了,晒干后就是装袋入库。这时大人小孩齐上阵,大人拿着簸萁、木锨,小孩子则拿着鱼皮袋子帮着撑口,装着装着还得用力提提带子,好让麦子坐实。豆大的汗珠不知不觉滴到脸上滑进嘴里咸咸的,但心里却是无比的甜。麦子装好后就帮大人们一袋一袋抬上车拉回家里入库,我就再也支撑不住疲惫的身体,一屁股瘫坐在地大口大口地喘着气。那一刻真正体会到了农民种田的辛苦与不易,也使我在以后的求学与工作中更加懂得只有勤劳的努力付出才会有相应的收获,也会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

等到秋收过后,天气也渐渐转凉,老家的冬天似乎也来得较早。没有了绿树如荫的点缀,似乎显得有些冷清,自然也很少有人出门。早早吃过晚饭一家人坐在堂屋似冰窖一般。这时,父亲就会吩咐我去院子放杂物的大棚里抱来一些烧火用的干玉米秆,用火柴点燃,一家人围坐在四周烤火取暖。父亲还会抓一把生花生放在燃烧后的火炭中,到一定时候,花生壳就变成了黑色,一股糊味弥漫开来,害怕烧过了头,父亲赶忙用火钳或拨或夹出来。我便迫不及待的拿起一个边用嘴吹着热气边拨开壳,把取出来的花生仁送进嘴里,是那么的焦、香。父亲一边给我和母亲拨着烧熟的花生一边给我们讲他小时候的一些趣事,而母亲则一边听一边为我和父亲轻轻弹掉落在身上的烟灰。这样温馨的画面一直存在于我的脑海深处,它让我懂得了幸福简单的很、但也悠远的很……

参加工作后回老家的次数寥若晨星,但老家早已融进了我的血液,成为我生命的根系,每当回忆起来内心便会升起一勾明月历久而愈明照亮我继续前进的路。

现在由于外力老家不存在了,它让我收获恩惠与幸福的同时也让我明白了一些人生的道理,让我时刻怀有一颗知道感恩的心。

 

感恩母亲

◎向勇

又是一年母亲节,岁月的长河沉淀了时间的泥沙, 催化了儿时的记忆,母亲在我心中的形象因岁月和时光而充满了爱和坚强。

母亲是平凡的,在千千万万人群中她是那么的渺小。是呀,1.5米不到的身高,胖胖的体型,怎么看也是其貌不扬。可就是那样柔弱的双肩,托起我们哥姐四人的生活。儿时的母亲,总是飞快蹬着缝纫机,帮助缝纫店加工衣服贴补家用。那是挣工分的年代,父亲在外,母亲一个人干活,挣的总也不够吃,为了让我们四个吃好,母亲总是一天俩顿饭,有时甚至不吃。直到现在,有时做好吃的或者临时加人,饭来不及多做时,母亲总是不吃或说不饿。后来政策允许了,母亲就来到平顶山,那时可真穷呀,做生意100元钱都没有。可是母亲也不是能闲着的人,她看到别人推着小车卖雪糕,她也开始走街串巷卖雪糕了。为了能把雪糕卖完,母亲起早贪黑,风里来雨里去,大街小巷都留下她的身影。由于卖雪糕有季节性,母亲拿出血汗钱又找几个老乡东拼西凑了百拾元,就在父亲上班的工地开了个饭店。两袋面,一个面板,一个擀面杖,母亲的饭店便开张了。5毛钱一碗饺子,3毛钱一碗也管饱,母亲说,一人在外,都不容易,多少挣点。闲下的时间,母亲翻山越岭去山里人家收鸡蛋,我们家的房子就这样在母亲的辛苦劳动下买了下来。后来母亲便回到市里,忙碌了大半辈子的母亲却依然停不下来,她到菜市场买菜,回来便决定卖鸡蛋。第二天母亲就买了三轮车,用了一天的时间学会了骑三轮车,从此母亲便开始了新的征程。我们姊妹四个在母亲的教育培养下,陆续走向工作岗位,也成家立业。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母亲又开始卖鸭蛋,至今还在出早市。
    母亲节之时,我想起了一位诗人说的话:母亲是一本读不完的书。是啊,母亲给予的爱,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儿时,我害怕打针,每次一听到要打防疫针都逃之夭夭了。可是,那时的医护人员总是很认真,夜里也会找到家里。我大声哭了起来,可这样还是无济于事。母亲含着泪哄着我说:“打针不痛的,要是不打防疫针,身体没有抵抗力,老生病不就老打针了!”要打针了,妈妈把我搂在怀里。医生在调试针,我看着,那尖尖的针头,还喷出药水,让我心惊胆寒,忙对妈妈说:“妈妈,我们不打针了,吃药吧。”妈妈没有说话,还是一脸的笑容。医护人员走了过来,在我的手腕上绑了橡皮管子,我的手生疼。妈妈鼓励我:“没关系,闭上眼睛,咬咬牙就好了。打针时,妈妈故意没话找话,转移了我的注意力,不知不觉针打完了,也没觉得疼。那是母爱的分散法。

随着岁月的流逝,我感觉自己的人生阅历也丰富了,有时做事就自以为是。母亲就像老鹰保护着小鸡似的,逮住机会就向我讲述做人的道理。我总不把她的话放在心上。可是有一次,母亲却给我上了很好的一课。她教会我怎样做人,她教会我如何去与伙伴们相互沟通交流,她教会我人与人之间要互谅互助互爱。那一年,我做了朋友的保险,我送了很多礼物给她,结果她在犹豫期给退了。我很郁闷,十几年的同学关系,就这样待我,一点面子都不给我。那时电话也没有普及,找人还得到家找。朋友几次上家,我避而不见。母亲后来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就说,你做保险能做几年,也许几个月,也许一年,两年,你和娟十几年的感情,经历过多少摩擦才成为朋友,可能是一辈子的朋友。也许她有苦衷的,只是不想给你说,她多次上门找你,是珍惜你们的友谊,你可不要让一时的利益蒙蔽了双眼。听了母亲的话,我陷入沉思,昔日的点滴涌上心头。我猛然醒悟,我怎么成了急功近利的人?在母亲的教育下,我和娟成了不可多得朋友,是那种共患难的。

这些年来我对母亲责怪的多,了解的少;索取的多,付出的少……我曾要求母亲去理解自己,却不曾让自己融入她的内心世界给她多一点的理解。我知道她一直关注我们,为儿女操心,不管多大,都是她的手心和手背,指头都不一样长短,儿女没有好坏,在她眼里我们永远都是孩子。成家后,深深感到作为一个母亲的责任,她的坚强让我引以为豪,同时也让我明白在未来的日子如何去回报母亲为我们付出的一切,我如何去做一位好母亲。

(车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