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质安全人,在“塑”也在“护”
第七项目部 经建华
煤矿安全问题现在备受关注,但是再先进的机器都需要人去操作,再先进的技术都需要人去实施,所以人是本质安全的核心,是企业中最重要的资源,我们各项目标的实现都要依靠全体职工的干劲和智慧。由此可见,本质安全人在安全生产中的重要性。
一、事故频发,引发对“本质安全人”问题的思索
所谓本质安全人,就是想安全、会安全、能安全的人。如果能保证人的本质安全,生产环境中的每个人都能遵章守纪,按章办事,杜绝“三违”,实现个体到群体的本质安全,那么就能避免很多本就不该发生的悲剧。但是事实情况却是,历来的工伤事故大部分都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
从安全决策上看,我们虽然重视安全,但是毕竟还有生产任务指标的硬性限制,所以在谋求为员工创造“想不安全都不容易”的工作环境方面还有欠缺。现有的安全制度很多,但这些制度,更多强调的是约束、控制和事后的处罚和整治,缺乏对人的自觉性的培养与启发。这使得近年来,虽然技术装备有了大幅度的改进,生产力水平也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但是人的素质还远远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所以,企业不但要塑造本质安全人,同时还要维护、保证本质安全人的发展环境和发展前途。
二、分析人员缺乏本质安全的原因
煤矿生产是一个特殊的行业,矿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相对于环境、制度等方面,人的行为处于安全生产的基础地位,人的行为的不确定性,是安全生产中的一个极大变数,人的行为不规范,再好的条件也难以从根本上保证安全生产。回顾2012年发生的几起事故,基本都是由于职工自保意识较差,违规作业所造成的。其实这些事故现在看来,真的是原本就不该发生的悲剧。事故一旦发生就会无可挽回,总之,对企业来说真的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尤其是在目前这种经济形势下,无疑于雪上加霜。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本质安全人的缺乏呢?首先,我觉得我们的培训太拘泥于形式和理论。其次,人员流动大。煤矿本身就是高危行业,职工付出体力大,再加上现在建井单位和生产矿工资差额较大,建井单位工作时间长,体力劳动大,而工资收入却低于生产矿。很多职工都是家里唯一的收入来源,当收入不能满足生活需求就会考虑改行换业。特别是那些非正式职工,业务刚熟练又走了,从而造成人员流失,单位的培训成本白白浪费,新来的人员又要重新进行培训。第三,在转招选拔人员时缺乏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环境,这种现象造成一处真正在一线有技术、能吃苦、有能力的人少,也打击了真正肯学技术、肯吃苦的人的积极性。
三、提出合理化建议
煤矿安全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尊重人的价值、满足人的需求、实现人的愿望、促进人的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有效地发挥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安全生产这个最终目的。对于如何塑造本质安全人,如何维护本质安全人的发展,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注重培训,提高人员素质。通过安全培训可以增加职工岗位安全知识,丰富职工岗位安全经验,提高职工安全素质,但是培训绝不仅仅只是安全培训,我们还要注重在培训过程中稳定人心,留住人心。比如可以在培训中增进让职工对企业规划、前景的了解,以及对自身在企业未来发展的了解,让职工在企业中有归属感,树立企业是家的意识。同时在培训和宣传中尽量多采取真实案例警示的方法。因为真实案例更能客观地反映出案例的实际情况,从而触动广大职工对安全的警惕性。还要强化要害工种和岗前培训,引导职工践行安全理念,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技能,逐步形成安全习惯。让所有的职工都能够熟记、熟知安全理念,都能领悟每一条理念的含义,使安全理念成为全体职工的自觉认识和行为导向。
2、岗位与人密切相关,要从各个岗位管理源头做起,对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岗位都要制定详尽的标准,做到人人有标准、事事有标准、处处有标准,并严格按标准操作。每一个上岗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岗位应知应会,按标准和程序操作。
3、保持职工工资稳定,保证人员稳定。不管经济形势多么困难,都要首先保证职工的收入稳定。对于那些已经业务熟练的人员要想办法挽留,为这些职工提供一个好的发展平台。保持足够的人员,安排生产任务切合实际,不造成职工赶进度,挣工资,发生盲目盲干的现象。
4、工程处应该对外来工转招公开、公平、公正,对那些工作上的好手可以通过转正留住人才,让能吃苦有技术的人留在建井一处。因为外来工相对自由,一旦转正了也就不会轻易离开,对企业也会增加一份责任心,同时也减少了企业的人员流动。对所有职工一视同仁,增强一处的凝聚力,让他们干着有奔头、有劲头。
5、狠抓质量标准化,从职工到班组长形成不规范不操作,对于违章指挥,人人都有权制止。
6、作为安全本质人不是单方面的原因,需要党政工团齐抓共管,首先要树立职工,包括外来工的远大理想,要实实在在为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也要增强八条线监督力度,不要让这些部门形同虚设。安全工作毕竟是在与大自然作斗争,危险重重,全体干部职工要充分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安全是效益,安全是福利,安全关系到千万家”。坚持“三不四可”和“三基三抓以追究”,安全最终带给领导的将是最大的地位,带给职工的将是最大的福利,安全才是职工切身利益的最实在的体现。
本质安全人是一个相对动态的概念,它随着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过程表现为自然本能反应,依赖严格的监督,独立自主管理,互助团队管理四个阶段。目前我们的安全管理只能处于严格监督阶段,距独立自主管理和团队互助管理阶段尚有较远的距离。
塑造本质安全人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煤矿安全生产的决定性力量来自于从事煤矿生产人员的本身,把人作为安全生产的主体,培养人的安全意识,规范人的安全行为,改善人的安全环境,造就人、留住人、造福人,是实现安全生产的不懈最求。